來源:【原創(chuàng)】
周二(4月22日)歐盤時段,澳元兌美元盤中匯價略高于0.6400。亞洲時段匯價出現(xiàn)一波上升走勢,最高觸及 0.6438左右,之后快速回落至開盤水平附近。
特朗普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對美國經濟信心的減弱,美元反彈失敗,并恢復下行。對關稅摩擦迅速升級的擔憂可能成為澳元的逆風。

市場將美元視為逢漲賣出的品種,交易員們正在關注鮑威爾任期結束后,親特朗普的美聯(lián)儲主席領導下的政策走向。財政寬松、關稅引發(fā)的通脹以及收益率曲線控制等非常規(guī)政策的可能性,都對美元和美國國債構成壓力。在此背景下,澳元兌美元處于關鍵的技術水平,周線圖顯示澳元的多頭動能在增強。
鮑威爾之后的貨幣政策特朗普對美聯(lián)儲主席鮑威爾的抨擊并非近期美元拋售潮的催化劑,更有可能的是,交易員們關注的不僅僅是鮑威爾是否會提前離職,還有在更親特朗普的主席領導下貨幣政策的設定會是怎樣的。
由于新實施的進口關稅,大多數(shù)人都預計美國通脹將會上升。唯一真正有爭議的領域是通脹影響會持續(xù)多久。在這種環(huán)境下,要求美聯(lián)儲大幅降息無疑導致了長期美國國債的拋售,尤其是今年晚些時候可能還會有財政刺激措施。隨著對美國政府削減開支能力的擔憂日益加劇,每年已經高達數(shù)萬億美元的赤字可能會變得更大,而不是更小。誰會愿意為其提供資金呢?
當然,美聯(lián)儲是美國國債潛在需求的一個來源,尤其是如果主席由更符合特朗普經濟愿景的人擔任。美聯(lián)儲可能會引入收益率曲線控制,人為壓低美國國債收益率,這一舉措可能會使債務融資成本保持在較低水平。但代價可能是美元大幅走弱,因為為購買美國國債提供資金會增加貨幣基礎,且收益率差異對美國不利。
除了不穩(wěn)定的貿易政策引發(fā)的不信任之外,這些擔憂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近期債務和外匯市場的價格走勢。交易員們似乎正在試圖對沖美元走弱和財政狀況惡化的風險。除非這些擔憂得到解決(短期來看不太可能),否則很難看到美元在因不均衡的短期頭寸引發(fā)的劇烈逆勢反彈之外獲得任何有意義的上漲動力。
很長時間以來,美元首次在幾乎所有貨幣對中都成為逢漲賣出的品種。
技術分析
(澳元兌美元周線圖 來源:易匯通)
澳元兌美元在周線圖處于關鍵水平,正沖擊可追溯至2022年10月的主要上升趨勢線。
從過去的價格走勢可以看出,這條趨勢線非常關鍵,它最初是支撐位,在去年年底被突破后轉為阻力位。4月初的看漲吞沒周K線預示了后來的走勢,暗示這次突破趨勢線的新嘗試可能比近幾個月的嘗試更有持久力。動能也傾向于看漲,相對強弱指標(14)和指數(shù)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都呈上升趨勢,盡管后者仍略處于負值區(qū)域。
如果澳元兌美元能夠突破并站穩(wěn)在上升趨勢線上方,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場外多頭,為向0.6550邁進打開大門,這里是該貨幣對在2024年末曾波動的區(qū)域。如果價格不能站穩(wěn)在趨勢線上方,看漲傾向將無效,為潛在的做空機會打開大門。
北京時間17:41,澳元兌美元報0.6406/07,跌幅0.05%。
指導僅供參考,不作為交易依據(jù)
[免責聲明]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匯金網無關。匯金網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。